欢迎访问韶关文化产业平台 ( 社会服务机构 ) 社会组织顾问平台D站!
头条  >  韶关发展  >  始兴县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自然教育志愿者训练营圆满结营
始兴县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自然教育志愿者训练营圆满结营
7 天前   浏览:371   来源:韶关头条



7月12日至14日,以“联结自然·赋能社区”为主题的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自然教育志愿者训练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韶关学院联合主办,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承办,中山大学生态学院自然教育中心协办,旨在探索生态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可复制实践路径。来自护林员、社区非遗传承人、高校学者、青年志愿者等群体的40余位营员参与培训。


图片



开营启程,明确协同治理方向


开营仪式上,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束祖飞向训练营营长罗晓莹授予训练营营旗,并强调自然教育不是单向输出,而是要构建“保护地—社区”协同治理模式,建立人与自然共生的共同体。


图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赵敏燕副研究员作《自然教育指南》专题解读,指导学员如何结合国家标准与地域特色讲好车八岭的故事,当晚,学员们围绕指南内容分组研讨,在思想碰撞中初步勾勒出 “生态保护 + 社区发展” 的联动思路。


实地研学,融合生态人文认知


7月13日,参训学员深入车八岭自然博物馆、森林奇径步道及社区进行沉浸式考察。通过观察标本与活体生物建立科学认知,聆听护林员讲述巡山护林的故事,向社区居民了解客家文化传承,深化了学员们对车八岭 “生态保护” 与 “人文传承”双重价值的理解。正如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雍怡导师所说:“最好的自然教育,是让人与自然坦诚相见”,这场实地研学让理念照进了现实。


图片


夜幕降临,心理学导师王礼申带领营员开展“联结自然,赋能自我”感官体验活动,引导大家通过听觉、触觉等感官与自然深度对话,让学员们真切体会到自然教育 “情感联结” 的核心——当个体与自然建立起情感联结,保护的自觉便会从心底生长。


聚焦社区,编织社区参与式网络


7月14日上午,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彭丽芳工程师分享了鼎湖山保护区自然教育的经验,为车八岭提供了有益借鉴。


图片


在下午“车八岭社区参与式自然学校”方案设计工作坊环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杨伦导师引导学员分组讨论,五组学员集思广益,融合护林员经验、客家非遗技艺及专业知识,形成了具有“生态-社区”双轮驱动特质的初步方案。


圆满结营,成果落地未来可期


结营仪式上,为优秀志愿者曾灵源、邱绍聪颁发了荣誉证书,肯定他们在自然教育活动中展现的专业精神和社区联结能力,彰显了“公众参与式保护”模式的有效性。


本次训练营的成果将在7月20日举行的线上研讨会中进一步讨论深化,未来将推动融合客家文化的生态解说体系、社区参与管理机制、面向青少年的自然课程包等创意方案落地实施,持续助力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深度融合,让自然教育与社区共治理念在车八岭的绿水青山间开花结果。


图片

头条号
韶关头条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