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韶关文化产业平台 ( 社会服务机构 ) 社会组织顾问平台D站!
头条  >  韶关发展  >  司徒美堂与粤北:一段不该被遗忘的抗战往事
司徒美堂与粤北:一段不该被遗忘的抗战往事
前天 23:09   浏览:192   来源:韶关头条

司徒美堂,广东开平人,著名的美洲爱国侨领、中国致公党创始人之一,1949年受邀出席开国大典,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早年赴美国谋生,加入洪门并创立“安良总堂”,支持孙中山革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在美组建“纽约华侨抗日救国会”,“七七”事变后,被选为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负责人,全力发动侨胞开展为国抗战募捐,并输送粤侨青年近1000人回乡参战,为抗战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抗战期间,这位华侨领袖曾在广东战时省会——韶关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往事。


01

巧妙“虎口”脱险,顺利抵达韶关


1941年,司徒美堂以美洲华侨参政员身份,受邀回国参加国民参政会,于12月2日抵达香港。但因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香港沦陷,司徒美堂被迫滞留香港。日军拟请其出任“香港地方治安维持委员会”会长,并以“软禁”其在日军司令部相威胁,但司徒美堂坚决不从。


司徒美堂。资料图片


与此同时,在港组织“省港大营救”的廖承志接到中共南方局周恩来的指示,设法营救侨领司徒美堂等脱离“虎口”。就在驻港日军将一纸“委任状”送达司徒美堂之日,司徒美堂故意以未被别人“委任”过,要求将“委任”改为“聘请”为由拒收“委任状”,以此麻痹日军。当晚,司徒美堂与其子司徒柱在廖承志派来的港九大队游击队员的帮助下,悄悄化装,乘夜色离开香港至九龙,随即转往大鹏港游击队部。1942年1月上旬,司徒美堂父子一行在游击队护卫下抵达惠阳、老隆,后于2月14日(农历除夕)安全抵达广东的战时省会——韶关。


02

宣传华侨支援抗战,带头“献金”救侨


2月16日(大年初二)下午,司徒美堂在韶关与《大光报》《建国日报》等媒体记者见面。访谈中,司徒美堂以个人在美经历、华侨支援祖国抗战情况和本次回国的经历,阐述了华侨为祖国贡献的意义与“救侨”的必要性。


《建国日报》1942年2月19日关于献金救侨的报道。资料图片


17日下午3时,“广东各界欢迎美洲华侨领袖司徒美堂先生回粤大会”在韶关召开。会后,借助于侨领司徒美堂个人影响力,当局在城区“风度楼”设立“献金台”,举行献金开幕式。司徒美堂在仪式上代表海外华侨致词,并以个人身份“献金”国币1000元,开幕式最后“鸣炮尽欢而散”。在司徒美堂等人的带头下,当日捐资总额已逾五十万,且后续献捐者源源不绝所得资金投入广东“救侨”运动之中


03

“目睹粤北抗战精神,异常蓬勃”


2月18日,司徒美堂等人前往曲江马坝镇转水村(现为浈江区十里亭镇转水村)参观广东妇女生产工作团(以下简称“工作团”)。工作团主要成员为“抗战军人家属、参加兵役壮丁家属及沦陷区域之被难妇女”,拥有织染、缝制、纺纱三个工厂,另设垦区,包括农场、林场、畜牧场、农品制造所等,主要供应难童和抗日军队的被服用品,后发展为供应后方社会日用物资,有力纾解了战时经济困难。在考察中,司徒美堂被工作团在冰天雪地中仍能秉持“前方抗战、后方生产”精神、努力生产所感动,当即慷慨捐资国币1000元,用作工作团的福利保障费用。同时,司徒美堂“又以工作团当此物质困乏下,能建立如此伟大之三工厂,深致赞扬”,对工作团取得的成绩给予很高的评价。此后数日,司徒美堂先后在韶关参观省政府部门、广东省儿童教养院和部分由侨资资助的建设项目。


司徒美堂(后排左二着西装者)抗战期间慰问韶关孤儿院孤儿。资料图片


2月25日,司徒美堂结束了在韶的参访行程,动身前往桂林。司徒美堂临行前发表谈话,“余此次脱险来韶,目睹粤北抗战精神,异常蓬勃,一切建设,均不受战时之影响,余不久将再行返粤,将继续鼓励侨胞,努力出钱救国。”


司徒美堂此次经停韶关虽仅有10天,但因其自身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韶期间以实际行动对抗战给予声援和鼓励,鼓舞了社会各界,使军民更加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


04

再返韶关,推动救侨工作


1942年3月上旬,司徒美堂父子抵达重庆,消息轰动了山城,驻渝各报记者争相采访,《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纷纷报道其间,司徒美堂父子受邀前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参加周恩来为其举办的欢迎会,让司徒美堂真实地了解到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敌后艰苦作战情况,也让其打消了疑惧,改变了认识


1942年,司徒美堂(左起第三人)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门前与周恩来等合影。资料图片


但由于国民政府参政会一再推迟召开,司徒美堂决定返乡省亲。1942年5月,考虑到韶关为战时省会,总体较为安全,返乡省亲的司徒美堂将香港沦陷后返乡居住的家属接往韶关定居。此后,司徒美堂即着手继续推动广东华侨、侨眷救助工作。


返乡省亲的司徒美堂耳闻目睹四邑地区侨眷遭遇严重饥荒灾情,深感痛心,呼吁第七战区广东省国民政府迅速拨款救济四邑侨眷,并提出“自然国家的开支是困难的,所以这笔款,是暂借性质。会后我去美洲,即可由在美洲粤侨募集归还国家。假若国家目前过分困难的话,那我想向广东省政府方面去设法,将来仍同样办法付还粤省府。人总是不能忘本的啊!国要救,家要救,乡也要救啊!”后来,在司徒美堂的努力下,救侨工作逐步走向了高潮。

 

1942年10月下旬,司徒美堂前往重庆参加国民政府参政会,并于1943年春从重庆返回美国。返美后的司徒美堂不顾年迈,拄着拐杖,走遍南北美洲十多个国家,深入华侨社会各个阶层与团体,继续为祖国抗战募集资金、贡献力量。

头条号
韶关头条
介绍
推荐头条